一、个人简介
李昌隆、男、中共党员、2000年4月出生于陕西城固,2020年9月至2024年7月就读于陕西学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期间先后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班长、学院团总支秘书部负责人、校乒羽协会组织部负责人、学院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学院易班分站副站长、辅导员导助、学院行政助理等职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自强之星”、“优秀团学干部”、“优秀易班分站长”、“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员”等荣誉20余项。2024年8月至今西部计划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五团党建工作办公室。2025年1月获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半年度考核中等次优秀、2025年8月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

二、个人事迹
(一)初心如磐:从三秦大地到天山脚下的坚定选择
作为一名怀揣艺术理想与家国情怀的青年党员,他始终坚信“艺术源于生活,更应奉献于人民”,并深刻理解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价值。2024年毕业之际,他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毅然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奔赴新疆,开启以青春描绘西部画卷的新篇章。
当他选择将“西部计划志愿者”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个身份时,周围不乏赞叹与鼓励,但他更清楚这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奉献。2024年7月,怀着对新疆的憧憬和建设边疆的热情,他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窗外是无垠的戈壁、巍峨的天山和如云的羊群,地理书中的景象变得鲜活而震撼。岗前培训中,老一辈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感人故事和他们在荒漠中创造绿洲的“扎根”精神,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出征仪式上,迎着朝阳,他感受到的不仅是使命召唤,更是一颗渴望在这片热土上破土成长的种子。
(二)淬炼成长:在学思践悟中锻造过硬政治本领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身处兵团这个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岗位上,他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积极投身党支部组织的各类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和主题党日活动,自2024年8月上岗以来,累计参与集中学习及交流研讨50余次,参加主题党日活动8次。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及兵团先进模范事迹,不断夯实理论根基,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他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服务兵团、扎根基层的自觉行动,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组织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三)履职尽责:在实干担当中彰显志愿者风采
初到部门,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繁杂的事务,这位美术专业出身的小伙也曾感到手足无措。党建工作政策性强、程序要求高,大量的文件、台账、数据对他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他迅速调整心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深夜里,他反复核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各种数据,确保准确无误;工作中,他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快速熟悉业务流程。一年来先后负责连村共建、整改工作台账的收集整理等任务。在连村共建中,他主动沟通协调,精准跟踪进度,细致整理资料,确保台账数据详实准确,按时完成月度上报。一年来,撰写上报工作汇报10余篇,汇总上报相关数据11次,整理相关工作台账资料7盒。在整改工作中,他深入研究责任分工,分类梳理问题线索,系统建立整改台账,针对12条问题,收集整理支撑材料15盒,为有效整改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他还积极协助同事完成“百企助百连”、党员发展培训、组织关系转接等多项工作,累计整理相关台账资料13盒,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能力。
(四)发挥专长:用艺术情怀服务基层文化建设
他并没有因为从事行政工作而放下艺术特长,相反,他巧妙地将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成为团镇文化活动的积极策划者和参与者。他主动牵头或参与各类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用艺术滋养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2024年中秋,他在团镇集市“套月兔”摊位前忙碌的身影,带来了节日的欢笑;2024年9月,他参与“携手普通话,青春实践行”活动,走进社区推广普通话,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2025年春节前夕,他参与“送福进连队”活动,在五团六连挥毫泼墨,与小伙伴门共同书写了300多个“福”字和春联,美术生的笔墨丹青化作浓浓年味和深情祝福,让边疆村落年味渐浓;2025年3月“学雷锋”日,他与小伙伴门在五团三连不仅为独居老人清扫庭院、喂养家禽,还开设“安全知识小课堂”,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解用电安全和防诈骗知识,提升了老人的安全意识;2025年8月,参与五团妇联组织的暑期“童心向党”活动,面向40余名儿童,生动讲授漆扇的历史故事与制作方法,以实际行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年来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场,参与文艺活动排练4次、演出5场,担任各类活动、会议工作人员8次,并充分发挥摄影特长,为20余场活动与会议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记录服务,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五)展望未来:在边疆沃土续写青春华章
回首一年,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渐入佳境的基层工作者,从面对群众工作时的青涩到如今能从容组织活动、独当一面,他的成长清晰可见。基层是最大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他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处理复杂问题经验上的不足,以及有时存在的畏难心理。展望未来,他表示将永葆初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努力为兵团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他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奋斗书写了“青春献兵团,奋斗正当时”的生动故事。他的身影,是万千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缩影,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正如胡杨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深深扎根,努力生长,绽放出最美的青春芳华。
三、寄语
1.寄语母校:曾在母校的课堂汲取知识,如今在西部的土地上践行初心,书写青春答卷。感谢母校赋予我的不仅是学识,更是“到基层去”的勇气与担当。我将带着这份教诲,在西部的广袤天地间扎根、成长,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愿母校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与学弟学妹共勉:西部天地广阔,是青年绽放青春、实现理想的绚丽舞台。欢迎学弟学妹们共赴新疆、扎根兵团,在这片热土上携手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